当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有一篇经典散文《筵席上选女婿》,他用细腻真挚的笔触,分享了自己挑选女婿的经验,令许多读者产生了共鸣。在文中,他举了一个例子:有一位男子虽然外表俊朗,但有个习惯——每次参加宴席吃饭时,总喜欢往各种菜肴上淋番茄酱。无论是汤、热菜、冷盘甚至饭,都要浇上番茄酱。这种行为让旁人感到不舒服。因此,这位已年届四十的男子始终没有娶妻,也无人愿意将女儿许配给他。原因在于他自我为中心,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,性格保守、安于现状,缺乏判断力和上进心,所以注定只能孤身一人。
朱自清生活的年代是民国时期,当时旧的社会制度已被打破,但新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,许多方面仍带有封建色彩。尤其是在女性婚配问题上,虽然表面上提倡较为自由的婚姻观念,但大多数女子选择配偶仍由父母包办,媒妁之言依然占主导地位。因此,朱自清在文章中,以筵席上使用调味品的细节作为择婿标准。他认为,敢于大胆尝试各种调味品的人,性格敏感开放;而过于保守、不敢尝试的,则性格拘谨内向。婚姻的关键是“调和”,长久的生活需要夫妻性格互补。如果女儿性格内向老实,就应选开朗活泼的男方;反之亦然。如此,夫妻双方才能优势互补,婚姻幸福美满。
展开剩余83%当然,朱自清以宴席上的小细节选婿,这种方式见仁见智,未必适合所有人。但历史上确实有在筵席上成功选婿的例子。根据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记载,沛县太守吕公设宴招待宾客,规定凡进礼不足千钱者只能坐下座。有一人来贺却未带任何礼金,却虚报贺钱“万钱”,吕公惊讶之下亲自迎接他入座上席。吕公善于相人,见此人身材魁梧、仪表堂堂,谈吐风趣大方,便加以礼遇,特别招待。
宴席结束时,吕公称赞此人为“相术奇人”,认为其未来必有作为,遂提出将自己的才貌双全女儿吕雉许配给他。吕公夫人起初极力反对,认为女儿配不上这样的人,但吕公坚持己见,最终将吕雉嫁给了这位男子——刘邦。
当时吕公是地方巨富,女儿美貌聪慧,县长多次上门提亲,举办这次筵席就是为展示身份和联络感情。筵席上宾客云集,各种豪杰名流齐聚一堂,礼金标准一千钱,普通人难以企及。而刘邦当时虽名义上是亭长,实际生活潦倒,虚报礼金混进宴席,表现出一副狼吞虎咽的样子,却被吕公慧眼识人,认定其有大志。
刘邦起初难以置信自己能娶吕雉,推辞不已,吕公则以女儿的品德和贤淑打消疑虑。最终,刘邦欣然接受,拜见岳父,赢得了这场宴席上的“艳遇”。后来的历史证明,吕公的眼光独到,刘邦凭借其英姿和才干,成就了大业,吕雉也成为汉朝开国皇后,生下汉孝惠帝及鲁元公主,二人家族显赫。
类似的筵席选婿事件在民国时期也有发生。广东汕头商人郭镜心,在一次高级筵席上,见到了第一战区司令兼河南省主席、国军一级上将程潜。程潜战功赫赫,谦逊儒雅,风度翩翩,举止落落大方,深深吸引了郭镜心的目光。
郭镜心虽是商界人士,但从未接触过如此显赫的军政人物。他仔细观察程潜的英俊面容:脸庞白净如玉,五官精致分明,黑发整齐,剑眉星目,身材高大挺拔,气质非凡。尤其是程潜的谦和与风度,让郭镜心觉得他几乎是完美的男人。
筵席结束后,郭镜心与同乡、当时的第一战区总务处副处长陈从志进一步了解程潜。得知其家世书香,曾中秀才,后弃文从武,留学日本,参与辛亥革命,屡建战功,人称“军中才子”、“儒将”。但程潜虽然事业辉煌,感情生活却坎坷,三任妻子先后离世,终年孤身。
郭镜心想到自己的三女儿郭翼青正值17岁,聪慧美丽,遂提议介绍给程潜作伴。经过多方斡旋,安排二人见面。郭翼青青春靓丽,气质出众,令年逾五旬的程潜心动不已。两人经过多次见面,感情逐渐升温,程潜决定三日后正式提亲。
郭翼青起初对被许配给年长34岁的将军极为抵触,情绪激烈反对。父母耐心劝导,强调程潜风度翩翩、才华横溢,是理想伴侣。最终郭翼青接受现实,愿意尝试这段婚姻。
1938年7月,郭翼青正式成为54岁程潜的妻子。虽然外界质疑两人年龄悬殊,婚姻难以长久,但他们互相理解扶持,共同度过了30多年幸福生活。郭翼青温柔贤淑,善解人意,照料家中大小事务,成为程潜坚强的后盾。
晚年,两人生活优渥,程潜退休后在中央任要职,夫妻生活和谐美满。郭翼青怀孕16次,育有六个女儿,其中程熙成为著名国画家。1968年程潜去世后,郭翼青守寡28年,直到1996年去世,两人合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。
这段由父亲在筵席上为女儿选定的婚姻,虽属包办,但郭翼青晚年感慨幸福无憾。她是旧时代无数被包办女性中较为幸运的一位,因为她遇见了真心待她的丈夫。他们的爱情跨越年龄界限,温暖了彼此的时光。只要真心相爱,历经磨砺,便能铸就一段甘愿奉献、无怨无悔的幸福人生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易倍策略-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2023-普通人怎么加杠杆买股票-配资开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